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思科配置VLAN的实例
思科配置VLAN的实例
2022-07-20 22:51:00 【思诚代码块】
大家好,今天分享思科配置VLAN 的实例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图:
配置个ip地址
配置上地址就可以通信
在我们上面的环境,是一个传统的网络,所有的主机都在一个广播域地址,正是这个原因,使得网络当中的广播包,给整个网络带来巨大的压力。 正是为了缓解这个压力,所以我们今天使用VLAN
VLAN的思想就是分离广播域
这个东西的实现有两个方面:
- 物理分隔: 将原先的网络从物理上分成很多小的虚拟网络,VLAN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可以把一个VLAN理解成一个小网络就可以了
- 逻辑分隔: 从逻辑上将原先的网络分成很多个小的虚拟局域网,同一个VLAN当中的主机可以通信
我们就借助这样的一个网络环境配置一下vlan
我们要知道什么是VLAN
VLAN就是虚拟局域网的意思,它的特点是灵活性高,可扩展性高
VLAN 有几个好处:
- 控制广播域
- 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 可以简化管理
下面来做一下:
配置sw1的vlan
查询vlan数据库
配置sw2的vlan
查询 sw2 的vlan数据库
在sw1上将相应的接口加入到相应的vlan,(把这个接口加入到vlan , 就是将对应的主机加入到相应的vlan
)
查看vlan数据库的情况:
sw1的f1/3 配置成中继链路
(中继链路是为了让所有vlan 通过)
在sw2上将相应的接口加入到相应的vlan,(把这个接口加入到vlan , 就是将对应的主机加入到相应的vlan
)
查看 sw2 vlan数据库的情况:
sw2的f1/3 配置成中继链路
(中继链路是为了让所有vlan 通过)
这是它没有配置vlan的原始状态
测试通信
pc2 和pc4同属vlan20, (同一个vlan的主机可以通信)
但是pc1(vlan 10)和pc4(vlan)不可以通信
总之,在这种情况下,同一个vlan的主机可以通信,不同一个vlan的主机不可以通信。
这个实验结果可以体现vlan 的好处:
- 控制广播域
- 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 可以简化管理
好了,我们有关于思科配置VLAN的实例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边栏推荐
猜你喜欢
740. 删除并获得点数
远程控制软件也要有plan B备选方案
16 SQL injection test points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如何从零开始学习自动化测试?
List of shell script special variables
Games101 graphics P11 notes (geometry2)
联邦学习: 联邦场景下的时空数据挖掘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JUC concurrent programming wait notify
Kubernetes deploy mysql5.7 (single node)
Classic automated interview questions
随机推荐
如何做好测试管理?
[Interview: concurrence19: Multithreading: Park & unpark]
第06篇:池化技术
Poor CDH cluster: there are 1855 blocks with insufficient replicas in the cluster. There are 1857 blocks in the cluster. Percentage of blocks with insufficient copies: 99.89%. Critical threshold: 40.0
Splunk HEC Open 8088 port
我的sql没问题为什么还是这么慢|MySQL加锁规则
联邦学习: 联邦场景下的时空数据挖掘
Message queue rocket Foundation
tars源码分析之21
Classic automated interview questions
Kubernetes deploy mysql5.7 (single node)
tars源码分析之25
Fiddler set breakpoint
CMake 快速指南
有了线程后,发生的变化
Leetcode 1260 2D grid migration [array] the leetcode road of heroding
"Cloud primitives kubernetes" deeply analyzes the principle of pod in kubernete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PSS software operation
Cloud native observability tracking technology in the eyes of Baidu engineers
First meet shadowless cloud computer